欢迎访问运城职业技术大学质量中心网站!

返回主站 学校机构

他山之石

从“五育并举”到“五育融合”:内涵、合理性与实现路径

发布者:  时间:2024-09-18  浏览:

本 文 摘 要 


“五育并举”“五育融合”作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政策概念,既 是不同的,又是相互关联的。“五育并举”主要针对“全面发展教育体系问题”,强 调全面性、完整性,而“五育融合”主要针对“全面发展教育机制与方法问题”,强 调融通性、有机性。从政策逻辑、学术逻辑、实践逻辑三个方面来看,从“五育并 举”到“五育融合”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重大政策的需要,是遵循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、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,也是解 决学校“教育拥挤”“课程拥挤”现实问题的紧迫需要。在实现“五育并举”的基础上深 入推进“五育融合”,要采用系统性思维,转变教育观念,加强顶层设计;提升教 师“五育融合”的意识与能力,强化“教育者”与“人生导师”的身份认同;构建引导和 指向“五育融合”的学校评价体系;将人格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“五 育融合”的桥梁和纽带,提升“五育融合”育人实效。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“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 养的教育体系”以来,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都在开展基于“五育并举”理念下的实践 探索,开展了从目标厘定、课程设置、教学形式、教学评价到教师培训、教研组 织、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等一系列变革。与此同时,随着“五育并举”育人模式探索 的持续推进,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:在学校总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各 育课时如何分配?劳动课的教师从哪里来?体育、美育、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如何 开发?各育是不是都要走专门化、专业化的路径?各育是不是都要建立自己的评 价指标体系?这些问题对学校造成了不小的困扰,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:在贯 彻落实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过程中,到底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“五育”之间的 关系?“五育”的目标、路径、方法当然各不相同,这是提出和倡导“五育并举”的 直接原因。但是,如何看待这种不同呢?它们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,是彼此独立 的还是相辅相成、互为一体的?当前,教育界已经出现有关从“五育并举”走向“五 育融合”的主张,但是在学理上的分析和论证还不够清晰和充分。本文旨在厘清“五 育并举”与“五育融合”的内涵、关系,以及分析从“五育并举”到“五育融合”的合理 性,并为各级各类学校如何推进“五育融合”提供方向性建议。


(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《从“五育并举”到“无语融合”:内涵、合理性与实现路径》)

友情链接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职业教育网

地 址: 山西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学苑北路2555号
招生电话:0359-2439999
传真:0359-2439000

扫码关注公众号

版权所有:运城职业技术大学  晋ICP备2021005503号-1